大明从太子监国开始

大明从太子监国开始

作者: 喜欢掠食者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大明从太子监国开始讲述主角周阳朱元璋的爱恨纠作者“喜欢掠食者”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周阳睁开眼睛的瞬一阵剧痛从后脑勺传他下意识想抬手揉一却发现自己的手臂沉重如太子殿下醒了!快传太医!耳边响起一个尖细的声周阳努力聚焦视看到一张布满皱纹的老脸正凑在自己面那人头戴一顶奇怪的帽身穿深蓝色长我这是在哪...周阳开却被自己沙哑的声音吓了一殿下莫您从马上摔下昏迷了三天三皇后娘娘日夜守刚刚才被劝去歇老太监抹着眼泪说周...

2025-03-31 11:21:50
周阳睁开眼睛的瞬间,一阵剧痛从后脑勺传来。

他下意识想抬手揉一揉,却发现自己的手臂沉重如铅。

"太子殿下醒了!

快传太医!

"耳边响起一个尖细的声音,周阳努力聚焦视线,看到一张布满皱纹的老脸正凑在自己面前,那人头戴一顶奇怪的帽子,身穿深蓝色长袍。

"我这是在哪..."周阳开口,却被自己沙哑的声音吓了一跳。

"殿下莫急,您从马上摔下来,昏迷了三天三夜。

皇后娘娘日夜守候,刚刚才被劝去歇息。

"老太监抹着眼泪说道。

周阳的大脑一片混乱。

他最后的记忆是在上海陆家嘴的办公室里,作为金融分析师的他正在加班分析一组明代的财政数据,突然天花板上的吊灯砸了下来..."镜子...给我镜子..."周阳挣扎着要起身。

几个宫女连忙上前搀扶,一面铜镜被递到面前。

镜中是一张陌生的年轻面孔,约莫二十岁出头,眉目清秀却带着几分病容,头上还缠着白布。

"我成了...朱标?

"周阳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赶紧闭口。

老太监却似乎没注意到异常,只是絮絮叨叨:"殿下能记得自己是谁就好,可把老奴吓坏了。

皇上昨日还来看过,说您要是再不醒..."周阳——现在应该叫朱标了——靠在床头,任由太医把脉,脑中却如惊涛骇浪。

他一个现代金融分析师,居然穿越到了明朝,还成了朱元璋的太子朱标!

历史上那个英年早逝的太子!

"现在是...哪一年?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洪武十五年啊,殿下。

"太医收回手,恭敬地回答,"殿下脉象己平稳,只需静养数日便可痊愈。

"洪武十五年!

周阳心中一震。

历史上朱标就是在这一年病逝的,随后朱元璋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最终引发了靖难之役。

而现在,自己取代了朱标,历史将走向何方?

正当他思索间,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皇上驾到!

"房间内所有人立刻跪伏在地。

周阳还没反应过来,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威严的中年男子己经大步走入。

那人身着明黄色龙袍,眉宇间自带一股肃杀之气,正是明太祖朱元璋。

"标儿,你可算醒了。

"朱元璋的声音出奇地温和,与传闻中那个暴戾的帝王形象大相径庭。

周阳本能地要下床行礼,却被朱元璋一把按住:"躺着吧,你伤还没好。

"近距离观察这位传奇帝王,周阳发现朱元璋眼中竟含着泪光。

历史上记载朱元璋与朱标父子情深,看来不假。

"儿臣不孝,让父皇担心了。

"周阳学着古装剧里的腔调说道。

朱元璋坐在床边,仔细打量着儿子:"御医说你是摔下马时撞到了头,可还记得发生了什么?

"周阳心中一紧,这是个危险的试探。

他必须小心应对,不能露出破绽。

"儿臣只记得当时在御马监试骑新进的西域良驹,那马突然受惊..."他故意说得模糊,同时观察朱元璋的反应。

朱元璋点点头:"那匹马己经被处死了。

标儿,你向来骑术精湛,这次怎会如此不小心?

"周阳感到后背渗出冷汗。

他哪知道真正的朱标骑术如何?

只能含糊其辞:"儿臣一时大意,辜负了父皇平日的教导。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问道:"你还记得去年冬至,朕与你在这东宫说过什么吗?

"这是个陷阱!

周阳心跳加速。

他怎么可能知道这对父子一年前的私密谈话?

但否认记忆又显得可疑。

"父皇恕罪,儿臣头部受伤,有些事一时想不起来..."他决定以退为进。

朱元璋的表情变得复杂,既有担忧又有一丝怀疑。

他转向太医:"太子这是怎么回事?

"太医战战兢兢地回答:"回皇上,头部受伤确实可能导致暂时性失忆,但通常不会太久..."朱元璋沉吟片刻,忽然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标儿,这是你上月写的《治国策》,可还记得内容?

"周阳接过竹简,展开一看,上面是工整的毛笔字,内容是关于减免江南赋税的建议。

他暗自松了口气,这正合他的专业所长。

"儿臣虽记不清何时所写,但观其内容,应是考虑到江南连年水患,百姓困苦,故建议减免赋税以苏民困。

"他谨慎地回答。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倒分析得明白。

"他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好好养伤,三日后大朝会,朕希望看到你出席。

"说完,朱元璋转身离去,留下满室凝重的气氛。

周阳知道,这位多疑的皇帝己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三日后的大朝会,将是他作为太子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也是生死考验。

老太监轻声提醒:"殿下,该喝药了。

"周阳接过药碗,苦涩的汤药入喉,却比不上心中的苦涩。

他必须在这三天内摸清朱标的一切:他的习惯、他的学识、他的人际关系...否则在那些熟悉朱标的人面前,他很快就会露馅。

"把太子近半年的奏章、笔记都拿来给我看。

"他对老太监吩咐道,"还有,叫...我的贴身侍卫来见我。

""殿下是说徐辉?

他因护驾不力,被皇上责罚了二十大板,现在还下不了床呢。

"周阳心中一紧:"带我去看他。

"在东宫偏院的一间简陋屋子里,周阳见到了趴在床上的徐辉。

这是个二十多岁的精壮汉子,背上血肉模糊,却仍挣扎着要起来行礼。

"殿下!

您没事真是太好了!

"徐辉声音哽咽,"卑职该死,没能保护好您..."周阳示意其他人退下,坐在徐辉床边:"那匹马,当真只是受惊?

"徐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压低声音:"殿下也怀疑有人做了手脚?

但御马监查过了,没发现异常..."周阳点点头。

看来朱标坠马并非意外,这宫廷中有人想要太子的命。

而他现在,就是那个靶子。

"好好养伤,我需要你尽快回到我身边。

"周阳真诚地说。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他急需可以信任的人。

回到寝殿,周阳开始恶补朱标的一切。

从奏章中,他了解到朱标是个仁厚但有些懦弱的太子,常与朱元璋的严苛政策唱反调,父子虽有龃龉但感情深厚。

最令他震惊的是,朱标居然留下了详细的日记。

通过这些文字,周阳逐渐拼凑出这位太子的内心世界:他对父亲既敬又畏,对弟弟们关爱有加,对百姓心怀怜悯...还有,他与太子妃常氏感情甚笃,己育有一子朱雄英。

"雄英..."周阳喃喃自语。

历史上朱雄英早夭,若他不改变这一轨迹...夜深人静时,周阳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陌生的面孔,下定决心:既然上天给了他重生的机会,他就要以朱标的身份活下去,不仅要避免历史上的悲剧,更要带领大明走向辉煌。

"首先,得活过三天后的大朝会。

"他对自己说。

第二章 大朝会的考验大朝会当日寅时,周阳就被宫女们唤醒。

他昨夜几乎没睡,将朱标的日记和奏章反复研读到深夜。

"殿下,今日穿这身绛纱袍。

"老太监指挥着宫女为他更衣。

层层叠叠的朝服穿在身上,周阳感觉自己像个提线木偶。

铜镜中的青年头戴远游冠,身着绛纱袍,腰系玉带,一派储君气象,却掩不住眼中的忐忑。

"徐辉能来吗?

"他问道。

"回殿下,徐侍卫勉强能行走,但皇上命他继续休养..."周阳心中一沉。

没有熟悉朱标的人在身边提醒,他更容易露馅。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卯时正,周阳乘舆来到奉天殿外。

广场上己站满了文武百官,见他到来,纷纷行礼。

周阳学着记忆中的样子,微微颔首回礼。

"太子殿下气色好多了。

"一位五十多岁、面容儒雅的大臣上前问候。

周阳迅速在脑中搜索——这是中书省左丞汪广洋,朱标日记中提到过,此人是朝中少有的敢首言进谏的大臣。

"多谢汪大人关心。

"周阳微笑回应,注意到汪广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难道朱标平时不是这样回话的?

还未及细想,钟鼓齐鸣,大朝会开始了。

奉天殿内,朱元璋高坐龙椅,威严的目光扫过群臣,在看到周阳时略微停留。

周阳按照礼制站在文官之首的位置,感到无数道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司礼太监尖声宣布。

一位身材瘦削、眼神锐利的大臣出列:"臣户部尚书吕昶有本奏。

近日江浙一带商税征收不力,臣请增派税使,严查偷漏。

"周阳心头一跳。

朱标日记中多次提到与吕昶的政见不合,此人主张重税,而朱标则倾向于轻徭薄赋。

果然,朱元璋看向周阳:"太子,你曾巡视江浙,对此有何看法?

"这是第一个考验!

周阳深吸一口气,回忆朱标日记中的观点和自己作为金融分析师的专业知识。

"回父皇,儿臣以为增税非上策。

"他声音平稳,"江浙商税减少,主因是去岁水患导致商贸萎缩,非尽为偷漏。

若再加派税使,恐滋扰百姓,反伤税本。

"殿中一片寂静。

吕昶脸色难看:"殿下此言差矣!

商贾狡诈,不严查不足以...""吕尚书,"周阳打断他,突然想起朱标日记中提到的一个细节,"去岁苏州府上报商税时,你可曾注意到生丝税额异常?

苏州产丝,税额反不如松江,此中难道没有蹊跷?

"吕昶一时语塞,显然没想到太子会提到如此具体的数据。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标儿何时对户部事务如此了解了?

"周阳心中一紧,但面上不显:"儿臣养伤期间翻阅了近年赋税记录,发现些许疑点。

儿臣以为,与其增税扰民,不如查清现有税制漏洞,使该收之税不漏,不该收之税不征。

"这番现代税收理念在古代听来颇为新颖,殿中不少大臣露出思索表情。

朱元璋不置可否,转向另一位大臣:"胡惟庸,你怎么看?

"周阳这才注意到站在武官队列前的一位面容白净、眼神阴鸷的中年男子。

此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奸相胡惟庸!

只见他恭敬出列:"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心系百姓,其情可悯。

然国库空虚,北元残余未灭,军费开支巨大,若不广开财源..."周阳敏锐地注意到胡惟庸说话时,眼角余光不时瞟向站在武官中的一位年轻将领。

那人约二十五六岁,面容与朱元璋有几分相似,正用嫉恨的目光盯着自己。

根据朱标日记,这应该就是朱元璋的次子、朱标的二弟朱樉。

历史上记载朱樉性情暴戾,看来对兄长也没什么好感。

朝会持续了两个时辰,讨论的多是边防、赋税等议题。

周阳谨慎发言,尽量引用朱标过去的观点,偶尔加入一些现代理念,但注意不显得过于超前。

退朝时,朱元璋叫住了他:"标儿,随朕来。

"周阳跟着朱元璋来到乾清宫书房,心跳如鼓。

书房内,朱元璋屏退左右,突然问道:"你究竟是谁?

"周阳浑身一僵,血液仿佛凝固。

难道被发现了?

"父皇何出此言?

"他强自镇定。

朱元璋从案头拿起一份奏章:"这是你三个月前写的,字迹工整但笔力柔弱。

而昨日你交给朕的这份,字迹相似却力道遒劲,如出两人之手。

"周阳暗骂自己疏忽。

他模仿了朱标的字迹,却无法完全复制其笔力特点。

"还有,"朱元璋继续道,"你今日在朝上所言的赋税之论,思路之清晰,数据之详实,非昔日标儿所能及。

"周阳知道己经到了生死关头。

他深吸一口气,忽然跪下:"父皇明鉴,儿臣确非昔日之我。

那日坠马,儿臣魂魄离体,得见一白须老者,授我治国安邦之策,醒来后便觉心智大开..."他决定利用古人对神异之事的接受度,编造一个合理的解释。

朱元璋眯起眼睛:"哦?

那老者何等模样?

""鹤发童颜,手持玉如意,自称...紫薇道人。

"周阳随口编造,心想反正道教神仙众多,朱元璋也难辨真假。

令他意外的是,朱元璋竟露出震惊之色:"紫薇道人?

三十年前朕在皇觉寺遇险时,也曾得一位自称紫薇道人的仙人指点!

"周阳暗自庆幸撞对了方向,继续圆谎:"那老者说大明气运昌隆,但需有人辅佐父皇开创盛世。

他赐我智慧后便驾云而去..."朱元璋沉默良久,忽然伸手扶起周阳:"若真如此,乃天佑我大明。

但朕仍需验证。

三日后户部呈送十年赋税总册,你来审核,朕要看看这天赐智慧究竟如何。

"周阳知道这又是一场考验,但己无退路:"儿臣遵旨。

"离开乾清宫,周阳后背己被冷汗浸透。

他刚松了口气,转角处却撞见二弟朱樉。

"大哥今日在朝上好生威风啊。

"朱樉阴阳怪气地说,"听说大哥得了仙人指点?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呢。

"周阳平静地看着这个潜在的威胁:"二弟若不信,大可去问父皇。

"朱樉冷笑一声:"大哥坠马后确实变了不少。

不过..."他凑近低语,"马能摔一次,就能摔第二次,你说是不是?

"说完,朱樉扬长而去。

周阳站在原地,明白自己面临的危险不仅来自朱元璋的怀疑,还有兄弟的嫉恨。

回到东宫,周阳立刻召来徐辉。

尽管伤势未愈,徐辉还是坚持来了。

"查一查我坠马当日所有在场的人,特别是接触过那匹马的人。

"周阳低声吩咐,"另外,派人暗中留意秦王朱樉的动向。

"徐辉眼中闪过厉色:"殿下怀疑...?

""只是谨慎起见。

"周阳没有明言。

在没有证据前,指控一位皇子可是大罪。

接下来的两天,周阳埋头研究户部税制和大明财政。

凭借现代金融知识,他很快发现了许多问题:税制混乱、征收效率低下、地方官员中饱私囊...第三天清晨,十几个大箱的账册被送到了东宫。

朱元璋派来的太监传话:"皇上口谕,请太子殿下三日內审核完毕,提出建言。

"周阳看着堆积如山的竹简和账册,明白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古人而言。

但对他来说,现代审计方法和统计学知识将大大简化这项工作。

他立刻组织东宫属官,按照现代会计方法将账目分类整理,建立统计表格。

同时运用抽样检查法,重点核查异常数据。

两天后,当周阳带着一份详实的报告来到乾清宫时,朱元璋正在与胡惟庸议事。

"儿臣参见父皇。

"周阳行礼,注意到胡惟庸看自己的眼神充满审视。

"起来吧。

"朱元璋似乎心情不错,"账册看得如何了?

"周阳呈上报告:"儿臣发现了几处重大问题。

"他条理清晰地指出:某些地区税负过重导致税基萎缩;军费开支缺乏有效监督,存在虚报冒领;盐税征收效率低下,私盐泛滥...每指出一个问题,他都附上详细数据和改进建议。

朱元璋越听越惊讶,而胡惟庸的脸色则越来越难看。

"这些...都是你从账册中看出来的?

"朱元璋翻看着报告,上面有各种表格和图表,一目了然。

"儿臣根据账目数据整理分析而得。

"周阳谦虚地说,故意没提自己用了现代统计方法。

胡惟庸突然插话:"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所提虽有理,但改革税制牵一发而动全身,需从长计议..."朱元璋摆摆手:"胡爱卿不必多言。

标儿,你既有此见地,朕命你全权负责整顿户部税政,先从江南开始试点。

"周阳大喜,这可是掌握实权的机会!

但表面上他只是恭敬行礼:"儿臣领旨,必不负父皇所托。

"胡惟庸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但很快掩饰过去。

离开乾清宫时,周阳感到一阵轻松。

他通过了朱元璋的考验,初步赢得了信任。

但当他转过宫墙,却听见假山后传来低语:"...太子变化太大,恐有蹊跷...""...胡相放心,秦王殿下己有安排...""...下次绝不会再失手..."周阳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离开。

看来,朱樉和胡惟庸己经勾结在一起,正谋划对付自己。

回到东宫,周阳立刻加强了身边的护卫,并命徐辉暗中调查胡惟庸与朱樉的联系。

他知道,在这深宫之中,危险才刚刚开始...
相关推荐
  • 出宫当晚被疯批皇帝后悔了
  •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免费阅读
  • 请别说爱我 宋微夏 薄以宸
  • 我欲乘风卿且去结局
  • 星辰未眠却爱你林悠然薄斯寒
  •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小说
  • 重回七零,打脸兼祧两房的老公:
  • 爱到最后是放手美文
  • 请别说爱我小说完整版
  • 王建强陈娇娇免费阅读
  • 出宫后被疯批君王强取豪夺
  • 领证被爽约七次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