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那山那水哪里人原唱》是川里川行的小内容精选:1 、童年记家里人都叫我阿我的家在一个小村庄小村庄在山脚下傍山而很符合它的名字峡村我大概理解为是进入这条小村庄要转过好几个山路弯道才到达村而村貌又是前后夹山一路往上两边坐落着房有时我都觉得这“村”像一种动物:“蛇”。盘旋在山脚在山脚下觅生这条村里的人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从小到大我的耳边总响起那一句话:靠山吃水吃小时候不长大了这句话却是深刻领悟到...
1 、童年记家里人都叫我阿妹,我的家在一个小村庄里,小村庄在山脚下傍山而起。
很符合它的名字峡村我大概理解为是进入这条小村庄要转过好几个山路弯道才到达村里,
而村貌又是前后夹山一路往上走,两边坐落着房子。
有时我都觉得这“村”像一种动物:“蛇”。盘旋在山脚下,在山脚下觅食,生存。
这条村里的人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着。
从小到大我的耳边总响起那一句话: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小时候不懂,
长大了这句话却是深刻领悟到了。我家就很挨近山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转个弯就到那种,
哈哈、当然这里指的是很快就到哦。记得小时候,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只要不下雨,
几乎每天都会上后山,满地跑,哦,这里要说一下因为我家实在是挨着山,
就说是后山吧每个不同的季节,后山有不同的野果子,红的、黄的,紫的,
味道酸的、甜的、涩的,都有,我也都尝遍过,我觉得那才是童年的味道。
也是大自然的馈赠。2 、后山的秘密到了冬天村里人,有的家里要准备柴火,
后山又在为我们贡献它的能量了。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和奶奶去扫松针,
装进一个一个一个…的袋子里。还要打松枝一捆一捆一捆得扎在一堆,走好几趟背回家,
放在专门放柴堆的地方。后山还是村里小孩子的游乐场,
那里有一道经历不知道多少代小孩子滑出的滑道。我只要不用帮忙家里做农活时,
就和村里比较要好的几个小伙伴去滑道上玩,从滑道顶一路滑下来到底的瞬间,
我想整个山谷都在为我们开心的笑声做回应。实在是太好玩、太好玩了。
中午的时间我常能听到我奶奶在家里喊我:“阿妹,吃饭啦,要么就是吃粥啦。
”有时我听见了,但还想玩就故意不回应我奶奶啊,小小的坏劲,哈哈。
等我奶奶再大声大声的喊了,有点要发火的边缘,我才应一声,但我奶奶从不会骂我。
然后我也很会听我奶奶喊我的信号,乖乖从后山下来,回家吃东西。
小时候有太多太多想去玩的精力。我奶奶说我整天像只猴,老往山上跑,也不怕。
每当这时我总会问道“怕什么,为什么要怕,它能吃人吗?”奶奶每次总是笑笑,
从不回答我。我也不理我奶奶、哼唧唧的出门找上小伙伴继续往后山跑。现在长大了才知道,
后山原来不止有我玩的地方,还有那是我们家老祖祖辈辈的归属地。
敬爱我给童年时光的后山,敬爱那无形中守护我们的祖祖们。我从来看不到你们的存在,
但我知道你们都在每一个空间守护着我们,守护着山下的家和人。
3 、夏日农忙童年的夏天是快乐和忙碌的,也是收获和喜悦的季节。
地里的花生等着要拔、稻谷要割、各种瓜要搬回家,等等。人只有一双手,
在这时候都恨不得多长两只手来。所以每到农忙的时候,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要起床了,
奶奶会起得更早,早早已经煮好一锅粥等我们起床就好喝了,马上可以去田里干活。
天蒙蒙亮的田里是清晨微微挂在小草小花上的露水,清香的青草味和泥土的气息,
淡淡的在空气中肆意散发着,向走在田埂的我们扑面而来呀,很好闻的味道。
我现在还常常怀念那样的味道,可是好久好久没闻到过了。
现在那一片的农田都被政府征收了,也铺一条宽,长的水泥路。
在这个农忙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早起的,早早来到田里忙,所以田里很热闹。
你一眼看过去只要是能看见的地方,你都可以看到那忙碌的身体。忙到太阳升起散发热气,
树上知了吱吱吱叫的时候,村里的人们,当然还有家里人也都选择回家休息了,
等到下午三点后在到田里忙活。夏天这个季节,村里的每个人,
大概每天都是这样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像挂在墙上的钟表一样,一圈一圈的走,
终点也起点这样忙活来忙活去。这样忙活的意义是,这段辛苦付出的时间。家家户户,
终于都各自家把田地里的农作物都弄好回家。这时你能看到村里人的笑容,是轻松的感觉,
我想那还有丰收的喜悦。4、 奶奶的岁月从我记事起奶奶就是我家一起过日子的。
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样奉养老人家的,但是在我家里,
因为我们姐弟几人从小是奶奶在带我们的。所以奶奶归我家跟我爸了。奶奶是个背有点驼,
瘦小又坚强而伟大的小老太太,我们都很爱她,我们姐弟几个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我的家,
我父亲有五个孩子包括我在内。奶奶每天要带我们几个,还要喂食家里养的鸡和猪。
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奶奶的身影总是没停下来过。我的奶奶她很爱我们,
我记得我上小学了那会儿,生病了奶奶她背着我哄我。妹妹弟弟们,
有什么事也总会到奶奶跟前说。奶奶很忙但是每到这个时候,
都会停下来认真听我们讲的什么。很有耐心,从来不会忽略我们的感受。
我的奶奶在我心里是那么,那么的伟大。奶奶是一个伟大的奶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我的奶奶她有六个孩子,但从我有记忆起,我的脑海里从来没出现过有爷爷的身影。
我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听到了的都是奶奶她自己养大了六个孩子,就是我爸爸和伯父,
啊叔,姑姑她们,一共六个孩子!无法想象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
养活六个孩子是那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的爷爷从来没有在我的世界里出现过,
甚至在我阿叔的记忆里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样子,这是我阿叔自己讲的。
因为在我阿叔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就回归大自然大地了。后山那一片有祖祖辈辈土地里,
再后来爷爷也在那里了。我再长大一些就经常听我爸爸说他小时候是怎么长大的,
爸爸说奶奶一天从早忙到晚,早上煲一大锅粥可以和一天,弄点自家的腌菜,
他们一天的食物就是这样的了。在那七八十年代,爸爸说我们这边很多跟他差不多同龄的人,
都经历过穿不暖,吃不饱的时候。姑姑也常跟我说小时候她的事,她每天读书放完学,
要去割猪草,还要喂鸭,等等的事。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有猪肉吃,
平常都是没有看到有肉的,要是能有一颗糖果,那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她会把一颗糖分成好几份,慢慢的吃,舍不得一下子吃完这颗糖。还有一件衣服大的穿了,
小的穿,直到穿不了为止,鞋子也是烂了就补,烂了再补就是这样子的日子过来的。
姑姑说她吃过以前的苦,再也不想吃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经常回来看奶奶,
也给钱奶奶花。我一直都知道一句:常言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不敢想象在那个时候奶奶面对六张嗷嗷待哺的嘴,是多么的不容易把他们喂养大成人。
爸爸也常说,奶奶是真的很了不起。后来奶奶又帮我爸带大了五个孩子,就是我们姐弟五个。
用现在的话:奶奶是典型的中国式妇女,一辈子都在为家庭付出。带大了孩子,
又帮带儿子的孩子,从不停歇。无私的爱都给家人,唯独没给自己。我们慢慢长大,
日子慢慢变好,奶奶也慢慢的变得更年老了。在我刚升上初中时,奶奶身体变差了,
多数都是卧病在床。有时状态好可以自己出来走走,但多是躺床的时间多。姑姑们和爸妈说,
奶奶真是命不好,日子好了,孩子大了,自己确病了,没享到一天福。一世都是劳碌的命。
姑姑们每回来一次看过奶奶都会说这样的话,每次眼里都是红红的。
那段时间是我最不开心的时候,看着奶奶的身体一天天变差,后面是直接下不了床了。
那段时间多是我给奶奶擦脸擦身,喂她吃饭,和她讲话。我喜欢做这件事,
这是我放学后和奶奶待在一起的时光。那一天还是来了,在我读初中三年级那一年的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