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农业博士就业

海归农业博士就业

作者: 冯理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海归农业博士就业》是大神“冯理”的代表秀芳赵铁柱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1 裤脚沾泥的海归派2023年惊江南的桃花刚绽出半枝胭脂赵铁柱的二手电动车就“突突突”碾过青石板在农机站锈迹斑斑的铁门前打了个车筐里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学位证书跟着晃了封皮上的烫金字在晨光里闪得刺眼——这是他花了三年时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大学捧回来的“铁饭碗”,此刻却被他随手塞进了沾满机油的帆布“狗剩!可算把你盼回来啦!”铁皮门“吱呀”一声开了道李大伯的地中海脑袋探...

2025-04-13 06:17:51

1 裤脚沾泥的海归派2023年惊蛰,江南的桃花刚绽出半枝胭脂色,

赵铁柱的二手电动车就“突突突”碾过青石板路,在农机站锈迹斑斑的铁门前打了个滑。

车筐里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学位证书跟着晃了晃,

封皮上的烫金字在晨光里闪得刺眼——这是他花了三年时间,

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大学捧回来的“铁饭碗”,此刻却被他随手塞进了沾满机油的帆布包。

“狗剩!可算把你盼回来啦!”铁皮门“吱呀”一声开了道缝,李大伯的地中海脑袋探出来,

油渍斑斑的蓝布衫比三年前肥了两圈,领口还沾着昨晚的饭粒。

他手里的扳手“当啷”砸在门槛上,惊飞了门楣上筑巢的燕子:“你瞅瞅这铁牛,

比你二舅的呼噜还响!昨儿耕地时突然冒黑烟,差点把俺的油菜花田点着喽!

”赵铁柱望着院子里停着的东方红拖拉机,车身的红漆剥落得像晒脱的蛇皮,

发动机正发出“咔嗒咔嗒”的呻吟,活像个哮喘发作的老汉。他蹲下身检查油箱,

裤脚立刻被地上的机油染出深色印记——这台1998年出厂的老古董,

比他抽屉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还年长两岁,此刻正用倔强的咳嗽欢迎新主人。“大伯,

您这是给拖拉机喂了柴油拌饭吧?”赵铁柱拧开油箱盖,一股酸馊味混着柴油味扑面而来,

“上次视频教您换空气滤芯,您是不是拿大婶的绣花手帕凑合了?

”李大伯挠着发亮的额头嘿嘿笑,后颈的泥垢在晨光里清晰可见:“别说,

那帕子上的并蒂莲还挺好看,比俺在镇上买的滤芯结实……”他忽然压低声音,

凑近赵铁柱的耳朵,“不过狗剩你放心,俺没让你大婶知道,

她要是发现绣了半年的帕子成了机器的裤衩,能追着俺打穿三条田埂!”维修间里,

赵铁柱的智能手表突然震动,微信语音条“叮”地弹出来,

甜糯的嗓音带着电流杂音:“铁柱哥,我家无人机又炸机啦!这次掉鱼塘里了,

捞起来时螺旋桨还在转,把鲤鱼都吓得翻白肚了!

”赵铁柱的耳朵尖儿瞬间红过了窗外的桃花——是村花王秀芳,去年刚承包了三百亩茶园,

成了村里第一个买无人机的女汉子。他盯着手机里秀芳发来的炸机照片,

只见无人机歪躺在鱼塘里,机翼上的“秀芳有机茶园”招牌还沾着去年的茶渍,

机腹下歪扭的“芳”字贴纸格外醒目——那是秀芳用口红描的,

去年她非要赵铁柱帮她在无人机上画记号,结果他手一抖,“芳”字成了“艿”字,

被秀芳追着打了半个村子。“秀芳妹子别急,”赵铁柱对着手机比了个OK手势,

工装裤膝盖处的补丁跟着绷直,“我这儿搞定李大伯的铁牛就来,

这次保证给你的‘小凤凰’装个防摔护具,省得它再去鱼塘里抓鱼。”阳光爬上铁皮屋顶时,

赵铁柱终于给东方红换上了新滤芯。李大伯非要塞给他两斤菜籽油,

油瓶上还贴着三年前的旧标签,被他笑着推开:“大伯,留着给秀芳炸麻花吧,

她昨天还说想念您家的油泼辣子呢。”穿过油菜花田时,金黄的花浪漫过膝盖,

赵铁柱的电动车突然陷入田埂的泥坑。他蹲下身扒拉车轮,

忽然听见头顶传来“嗡嗡”声——王秀芳的无人机正歪歪斜斜掠过花田,

机翼上的警示灯一闪一闪,像只喝醉酒的萤火虫。“铁柱哥小心!”来不及抬头,

赵铁柱就被从天而降的无人机砸中了安全帽。塑料碎片噼里啪啦掉在泥地里,

露出机腹下用红绳系着的平安符——是秀芳她奶奶给的,说是能保机器平安。

机翼上的“芳”字贴纸已经撕裂,

露出底下赵铁柱去年帮她贴的“技术支持:赵铁柱”小纸条。

“对、对不起……”秀芳抱着遥控器跑过来,粉紫色防晒袖套滑到肘弯,

露出比茶叶还嫩的胳膊,额角的汗珠顺着发际线往下淌,把精心画的眉毛都冲花了,

“我就想给茶树打防虫药,谁知道它突然抽风,

一头扎进了鱼塘……”赵铁柱摸着无人机的螺旋桨,忽然笑出声——桨叶上还挂着半片鱼鳞,

机身上沾满了鱼塘里的水藻,活像刚从泥里捞出来的大闸蟹:“秀芳妹子,

您这是把除草剂当奶茶给无人机喂了吧?没看见显示屏上的农药配比都红成猪肝色了?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检测仪,屏幕上的农药残留数值让秀芳的脸比油菜花还黄。“哪有!

”秀芳梗着脖子反驳,辫梢的蝴蝶结扎歪了也没察觉,“我明明是按照你发的教程调的,

谁知道那破机器突然闹脾气……”她忽然看见赵铁柱裤脚的泥渍,声音软下来,

“要不你先去我家换条裤子?我爸的旧工装裤你肯定能穿。”赵铁柱摆手拒绝,

蹲在地上拆解无人机:“不用,这裤子比我在实验室穿的白大褂经造。”他忽然想起什么,

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盒子,“给,帮你带了大学实验室改良的防摔芯片,

装上之后就算无人机撞向高压线,也能自动拐弯。”秀芳的眼睛立刻亮起来,

接过盒子时指尖碰到赵铁柱的手掌:“铁柱哥你真好,比我买的那些网红配件靠谱多了。

”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用油纸包着的茶饼,“给,明前龙井,

我昨天亲自炒的,比镇上卖的还香。”远处传来李大伯的拖拉机轰鸣,

赵铁柱望着秀芳鼻尖的汗珠,忽然想起小时候偷摘她家桃树上的青桃,

被她追着跑过三条田埂的场景。那时的秀芳扎着两根冲天辫,手里挥舞着竹竿,

活像个小哪吒,而现在的她,已经能开着无人机在茶园里画出漂亮的航线。“秀芳妹子,

”赵铁柱边组装无人机边说,“你这茶园的无人机航线得调整,丘陵地带的风速变化大,

得给飞行器加装个地形匹配系统……”“停!”秀芳突然举手,防晒袖套滑到了手腕,

“赵铁柱你变了!以前给我修手机时只会说‘重启试试’,现在怎么跟大学教授似的?

”她忽然凑近,盯着赵铁柱胸前的工牌,“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

听起来比村长的官衔还威风。”赵铁柱的耳朵又红了,

他低头摆弄着无人机的天线:“硕士论文写的就是无人机在丘陵茶园的应用,

回头给你画张《秀芳茶园智能管护蓝图》,保证让你的‘小凤凰’在茶园里飞得比燕子还稳。

”秀芳忽然转身跑向茶园,马尾辫在夕阳里甩出漂亮的弧线:“先修好我的无人机!

明天还要给李大爷的茶园打药呢!”她的背影消失在茶树间,留下一阵淡淡的茶香,

混着油菜花的芬芳,在春日的微风里轻轻摇晃。农机站的铁皮屋顶在暮色中泛着暖光,

赵铁柱收拾工具时,

发现无人机残骸里掉出张字条——是秀芳去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的笔记,

最后一页画着歪歪扭扭的拖拉机,旁边用红笔写着:“等铁柱哥回来,就不怕机器闹脾气了。

”字迹工整得不像她平时的风格,倒像是认认真真描了好几遍。晚风送来远处的蛙鸣,

赵铁柱摸着字条上的拖拉机涂鸦,忽然笑了。

他想起导师在毕业典礼上说的话:“真正的农业科技,不该躺在论文里,而要扎根在泥土里。

”此刻,他看着手里的智能芯片和旧拖拉机的零件,忽然觉得,

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就像秀芳的无人机和李大伯的东方红,

都是新时代农村的注脚,共同谱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乐章。夜幕降临,农机站的灯亮了起来。

赵铁柱坐在工作台前,给秀芳的无人机编写防摔程序,窗外的桃花在月光下静静绽放。

他的智能手表突然收到条新消息,是秀芳发来的照片:修复后的无人机停在茶园的竹篱上,

机翼上的“芳”字贴纸换成了新的,旁边多了行小字——“技术顾问:赵铁柱”。

赵铁柱望着照片,忽然觉得,这个充满机油味和茶香的夜晚,

比大学实验室里的任何一个深夜都要温暖。他摸了摸裤脚的泥渍,忽然明白,

所谓的“海归派”,从来不是西装革履的光鲜,而是裤脚沾泥的踏实——就像这台老东方红,

只要用心呵护,依然能在田野里奏响最动人的乐章。2 播种机与广场舞的对决清明前三天,

江南的雨丝刚把田埂泡得酥软,农机站的铁门就被拍得山响,惊飞了檐角筑巢的斑鸠。

赵铁柱正趴在地上给秀芳的无人机安装夜航灯,手里的电烙铁“滋”地烫到了电路板,

抬头就看见张大爷的旱烟袋从门缝里伸进来,烟锅里的火光一明一灭。“狗剩!救命啊!

”张大爷的嗓门比他的播种机还响,震得玻璃上的“农机维修”贴纸直晃,

“那铁家伙吞了我的稻种,现在跟喝醉的老母猪似的乱晃,俺的育秧田都被踩成泥塘啦!

”维修间里,播种机的排种器正在“突突”漏油,金黄的稻种混着黑色机油在地上滚成串,

像撒了把被雨水泡透的珍珠。赵铁柱刚戴上检修镜,

就被张大爷身上的旱烟味呛得咳嗽——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

袖口磨出的毛边比播种机的链条还粗糙,胸前别着枚褪色的“种田能手”勋章。“大爷,

您这排种器是被玉米秸秆卡住了,”赵铁柱指着齿轮间的秸秆碎屑,

金属镊子夹起半片枯黄的叶子,“上次培训说过,播种前要先给土地‘刷牙’,

把秸秆碎茬清干净,不然机器会闹肠梗阻的。”“呸!”张大爷吐掉烟屁股,

鞋跟碾灭火星子,“俺种了四十年地,牛耕地时都知道避开树根,这铁家伙倒好,

见着秸秆就往嘴里塞!”他忽然压低声音,布满老茧的手拽住赵铁柱的袖口,“你说实话,

这机器是不是被你二舅施了咒?他前年跟俺打赌输了两斤黄豆,肯定偷偷在齿轮上抹了胶水!

”赵铁柱强忍着笑,忽然听见窗外传来动感的广场舞音乐,

节奏明快的《最炫民族风》盖过了播种机的轰鸣。他从维修间的小窗望出去,

只见秀芳站在茶园的观景台上,穿着改良版的青花瓷旗袍,手里举着茶青对着手机直播,

身后的无人机编队正随着音乐节奏变幻队形,在天空画出“秀芳有机茶园”的光影字样。

张大爷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旱烟杆“当啷”砸在地上:“瞧瞧!现在的丫头片子,

放着正经农活不干,整天对着手机扭屁股!俺家老婆子说,她昨晚直播到半夜,

连母猪下崽都要开美颜滤镜!”“大爷,秀芳这是在网上卖茶叶呢,

”赵铁柱捡起播种器零件,放在超声波清洗机里,“她上周接了个北京的订单,

二十斤明前龙井卖了八千块,够您买三台最新款的播种机了。”“俺不管!

”张大爷一屁股坐在工具箱上,弹簧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反正这铁家伙要是修不好,

俺就去村委会告你二舅搞封建迷信,让他把去年借俺的半袋化肥还回来!”中午时分,

赵铁柱终于让播种机恢复了正常。他蹲在地上调试行距传感器,

阳光透过天窗照在张大爷的勋章上,映出“1985年春耕模范”的字样:“大爷,

您看这行距,比您当年用牛耕的还直溜,机器跟老黄牛一样,得顺着它的脾气来。

”张大爷凑过来,鼻尖几乎碰到显示屏:“这玩意儿还会自己拐弯?比俺家的老黄狗还机灵!

”他忽然看见秀芳的无人机从窗外掠过,机腹下的摄像头正对着维修间,立刻正了正衣襟,

腰板挺得比播种机的传动轴还直。“家人们,”秀芳的声音透过无人机的扬声器传来,

“现在我们来到了赵铁柱师傅的维修间,

看看他是怎么给播种机做‘胃镜’的……”赵铁柱抬头,正对上无人机的镜头,

耳朵尖儿瞬间红了。直播间里立刻弹出弹幕:“哇!农机版李敏镐!

”“小哥哥蹲在地上的样子好苏!”张大爷盯着屏幕上的自己,乐得露出缺了门牙的笑容,

旱烟袋在手里晃成了拨浪鼓。“那个……播种机防堵主要靠播种器的转速和土壤湿度匹配,

”赵铁柱对着镜头结巴起来,忽然看见张大爷蹲在角落,举着老年机偷偷录像,

胆子大了起来,“就像咱们村的广场舞,节奏要稳,动作要准,机器才能跟着你的步子走。

要是您老伴跳《小苹果》时突然改跳交谊舞,那肯定得摔跟头不是?

”直播间瞬间被“哈哈哈”刷屏,秀芳笑得直不起腰,

旗袍开叉处露出的小腿肚在阳光下白得晃眼:“铁柱哥你变了!当年偷我家桃儿时,

被我追得掉进粪坑都没这么会说!”暮色里,张大爷的播种机在田里画出笔直的线条,

每一行都像用尺子量过似的。赵铁柱坐在田埂上,看秀芳的无人机掠过茶园,

给刚发芽的茶苗喷洒营养液,忽然觉得,这台会“跳舞”的播种机,

还有那个在镜头前巧笑嫣然的村花,都是新时代农村的奇妙注脚——传统与现代,

就像张大爷的旱烟袋和秀芳的直播设备,在这片土地上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柱哥,

”秀芳不知何时坐在了他身边,手里捧着个保温桶,“尝尝我妈煮的糊辣汤,

加了您最爱吃的油泼辣子。”她揭开桶盖,热气混着酸辣味扑面而来,

把赵铁柱的眼镜片都熏模糊了。两人坐在田埂上,看夕阳把播种机的影子拉得老长。

秀芳忽然指着远处的晒谷场,那里的广场舞队伍正随着音乐变换队形,

张大爷的老伴儿举着荧光棒站在最前排,动作比年轻人还利落:“柱哥,

你说要是给播种机编个广场舞节奏,它会不会播得更欢?”赵铁柱喝着胡辣汤,

忽然想起大学时做的智能农机项目:“其实可以试试,给播种机装个音乐传感器,

根据广场舞的节拍调整行距,说不定能让机器也跟着‘扭秧歌’。”秀芳的眼睛亮起来,

掏出手机就开始记笔记:“这个好!明天就给张大爷的播种机试试,

就用《最炫民族风》的鼓点,保证他的稻种播得比五线谱还整齐。”夜风带来远处的蛙鸣,

播种机的引擎声渐渐低下去,化作田野里的背景音。赵铁柱望着秀芳笔记本上的涂鸦,

忽然觉得,这个充满泥土气息的夜晚,比任何学术会议都要生动有趣。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智能遥控器,那是给秀芳的无人机新做的改良配件,忽然明白,

所谓的农业科技,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创新。“柱哥,

”秀芳忽然轻声说,“谢谢你回来。”她望着远处农机站的灯光,

那里正亮着赵铁柱的工作台灯,“村里的老人们总说,机器没感情,但你让我知道,

机器也可以有温度,就像你给我的无人机装的防摔芯片,

还有给张大爷的播种机修的‘脾气’。”赵铁柱看着秀芳被夕阳染红的侧脸,

忽然想起小时候一起在田埂上烤红薯的场景。那时的他们,谁也没想到,

曾经的小屁孩会变成农机硕士和茶园老板娘,更没想到,播种机会和广场舞扯上关系。

他忽然笑了,笑得像个孩子:“秀芳妹子,其实机器的温度,

藏在每个给它修修补补的人手里,就像你炒的茶,温度藏在翻炒的掌纹里。”夜幕降临,

秀芳的无人机亮起了夜航灯,在茶园上空画出一道道光轨。赵铁柱收拾起工具,

裤脚又沾满了新的泥渍,却比任何时候都要踏实。他知道,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还有无数个像张大爷的播种机、秀芳的无人机这样的故事等待发生,而他,

正成为这些故事里最生动的注脚——一个裤脚永远沾着泥、心里永远装着土地的农机技术员。

3 收割机与老槐树的恩怨小满节气刚过,江南的麦田就泛起了金黄的涟漪。

赵铁柱蹲在农机站门口给秀芳的无人机调试避障系统,

阳光把他工装裤上的机油渍晒出了盐霜,忽然听见村口传来“咣当”一声巨响,

惊飞了停在收割机上的麻雀。“柱哥!救命啊!”李大伯的儿子建军扛着扳手狂奔而来,

古铜色的胳膊比收割机的链条还粗,工装裤膝盖处裂了道口子,露出被麦芒划破的小腿,

“我家的‘铁狮子’跟村口的老槐树干起来了,现在满嘴都是树皮!”维修间里,

收割机的切割器卡着碗口粗的槐树枝,锯齿上还挂着新鲜的树汁,树皮碎屑像雪花般往下掉。

赵铁柱摸着变形的刀片,忽然笑出声——刀刃上嵌着半片带年轮的树皮,

纹路清晰得像张沧桑的脸:“建军,你这是让收割机去给老槐树修指甲吧?人家百年老树,

经得起你这么折腾?”建军挠着板寸头,

后颈的晒痕比机油还黑:“我这不看老槐树的枝桠挡了机耕道嘛,想给它理理枝桠,

谁知道机器比我还暴脾气,咔嚓一下就咬断了胳膊!”他忽然压低声音,凑近赵铁柱的耳朵,

“柱哥你说,老槐树会不会成精了?刚才树枝还往我驾驶室里戳,跟要打人似的!”窗外,

秀芳的无人机正悬停在老槐树顶,摄像头对着受伤的枝干缓缓旋转,

机翼上的“茶园守护”灯带在绿叶间闪烁。她穿着新买的荧光橙工装裤,裤脚沾满树胶,

手里捧着平板电脑,正给树干喷洒白色的愈合剂:“家人们,

这棵百年槐树是咱们村的‘树爷爷’,见证了三代人的春耕秋收,

它和收割机调解矛盾……”直播间的弹幕立刻热闹起来:“建议给收割机和槐树签和平协议!

”“老槐树:我不要面子的吗?”赵铁柱看着屏幕轻笑,

忽然听见头顶传来“咔嚓”声——秀芳正在修剪过高的树枝,脚下的梯子突然打滑,

惊叫声惊飞了栖息的喜鹊。“小心!”赵铁柱扔下工具冲出去,

在秀芳摔下来的瞬间抱住了她。无人机的夜航灯在两人头顶投下晃动的光影,

把秀芳惊惶的眼睛照得亮晶晶的,像浸了晨露的茶叶。

她胸前的工作牌“新型职业农民:王秀芳”蹭到了赵铁柱的下巴,带着淡淡的茶香。

“谢、谢谢柱哥……”秀芳的脸比收割机的警示灯还红,手指无意识地揪住了赵铁柱的袖口,

“我、我就是想给老槐树拍个3D建模图,

谁知道梯子脚陷进了蚂蚁窝……”赵铁柱忽然注意到她手里的平板电脑,

屏幕上是老槐树的立体模型,每个枝桠都标着生长数据,

受伤的主枝用红色高亮显示:“秀芳妹子,你这是要给老槐树做CT啊?

连年轮都数得这么清楚?”秀芳趁机推开他,整理着乱了的马尾辫,

辫绳上还粘着片槐树叶:“村里打算给老槐树买份‘树木险’,

得先弄清楚它的‘健康状况’。你看,这是无人机扫描的三维数据,连虫蛀的小洞都能看见。

”她忽然想起什么,举起平板电脑,“柱哥你看,我用AI分析了老槐树的生长趋势,

发现它的根系和地下水管有冲突,得调整灌溉系统的路线。”维修间里,

建军正在给收割机的刀片抛光,忽然指着窗外笑:“柱哥,你俩像不像在拍偶像剧?

收割机当电灯泡,老槐树当媒婆!”赵铁柱抄起扳手作势要打,

忽然听见村口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张大爷开着他的“铁牛”来了,

车斗里装满了刚收的油菜籽,车把上还挂着个大喇叭,循环播放着《社会主义好》。

老人隔着老远就喊:“狗剩!给俺的播种机装个‘防广场舞干扰器’,

省得它听见音乐就乱蹦,把俺的稻种撒成了五线谱!”夕阳把收割机的金属外壳晒得发烫时,

赵铁柱终于给老槐树和收割机都治好了伤。他给收割机的切割器加装了树皮识别传感器,

又在老槐树周围设置了无人机巡逻航线,只要有机器靠近,就会播放舒缓的古筝曲。

秀芳的无人机在老槐树顶投下绿色的保护光圈,

直播间的网友们惊呼:“这是现实版《熊出没》!”“柱哥,”秀芳忽然递来瓶冰镇汽水,

瓶身上凝结的水珠滴在她的工牌上,“村委会打算成立‘智慧农业护树小组’,

你当技术顾问,我当监测员,咋样?”赵铁柱拧开瓶盖,气泡声混着远处的蛙鸣。

他望着老槐树新长出的嫩芽,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树下听爷爷讲故事的场景,

那时的老槐树就像村里的守护神,见证了无数次春耕秋收。现在,它依然挺拔,

只是多了些科技的守护:“好啊,不过咱们得先给张大爷的播种机编个《茉莉花》专属节奏,

省得它再跟广场舞较劲。”秀芳笑得前仰后合,

无人机的光束恰好扫过维修间的招牌——“赵铁柱农机服务站”,在暮色中闪着温暖的光。

老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像是在给这对新农人鼓掌,而收割机的引擎声,

正与远处的古筝曲渐渐同步,奏响了一曲独特的乡村交响乐。深夜,赵铁柱坐在工作台前,

给老槐树的监测系统编写程序,窗外的月光给农机站的铁皮屋顶镀上了银边。秀芳发来消息,

附了张老槐树的3D模型图,受伤的枝干上多了个卡通创可贴,旁边写着:“谢谢铁柱哥,

老槐树说它梦见收割机给它道歉了。”赵铁柱望着屏幕轻笑,

忽然听见窗外传来“嗡嗡”声——是秀芳的无人机在巡逻。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智能遥控器,

那是给老槐树监测系统新做的改良配件,忽然明白,科技与自然从来不是对立的,

就像收割机的钢铁齿轮与老槐树的年轮,都在时光里刻下属于这片土地的印记。“柱哥,

”秀芳的语音带着夜色的温柔,“明天去镇上买零件,要不要坐我的无人机?老槐树说,

它的枝头能当停机坪。”赵铁柱望向窗外,老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

像位慈祥的老人在挥手。他忽然想起导师说过的话:“真正的农业科技,

是让机器学会尊重土地的呼吸。”此刻,他看着维修好的收割机和被呵护的老槐树,

忽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尊重——用科技的温度,守护土地的记忆。夜风带来麦秆的清香,

赵铁柱关掉台灯,任由月光照亮工作台。他知道,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

还有无数个像老槐树与收割机这样的相遇等待发生,而他,

正成为这些相遇的桥梁——让钢铁的机器懂得温柔,让古老的树木接受新的守护,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续写着新农村的传奇。4 智能灌溉的土味辩证法夏至未至,

江南的日头已把田埂晒得发白。赵铁柱蹲在农机站门口给秀芳的无人机加装土壤湿度传感器,

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哗啦啦”的水声,

抬头就看见李大伯的老伴儿王大婶拎着湿淋淋的裤脚狂奔而来,

手里的擀面杖还滴着水:“狗剩!不好啦!俺家的智能灌溉把菜地淹成鱼塘啦!”维修间里,

李大伯抱着漏水的电磁阀直叹气,塑料凉鞋上沾满了淤泥:“柱啊,你给说说,

这玩意儿是不是中了邪?俺就拧了下开关,水就跟不要钱似的往外喷,

把俺的番茄苗都冲成水草了!”赵铁柱摸着湿漉漉的控制器,

显示屏上的湿度数据跳成了乱码:“大伯,您是不是把灌溉模式调成‘暴雨模式’了?

这玩意儿得根据土壤墒情自动调节,您手动操作时得看清楚图标——这个像下雨的是小雨,

这个像瀑布的才是暴雨。”李大伯盯着屏幕直挠头:“俺哪儿分得清这些洋画儿?再说了,

俺种地时看云彩就知道该不该浇水,要这铁盒子干啥?”他忽然压低声音,

“是不是秀芳那丫头忽悠俺买的?她去年卖给俺的无人机农药机,

到现在还不会认韭菜和小麦!”窗外,秀芳的电动车“吱呀”停在门口,

车筐里装着给赵铁柱带的冰镇酸梅汤:“李大伯,这可不能赖我!

”她举着平板电脑冲进维修间,屏幕上是李大伯菜地的实时监控,“您看,

土壤湿度都到80%了,灌溉系统早就该自动停水,肯定是传感器被泥土堵住了。

”赵铁柱拆开传感器,果然看见滤网里卡着半片番茄叶:“大伯,您给菜地施肥时,

有机肥把传感器糊住了,就像人感冒鼻塞,它自然测不准湿度。”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毛刷,

“以后施肥后记得给传感器‘擦鼻子’。”李大伯看着赵铁柱手里的工具,

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俺家的老井最近出水少,是不是这铁盒子把地下水喝光了?

”秀芳笑得前仰后合,酸梅汤差点泼在赵铁柱的工作台上:“大伯,智能灌溉是循环用水,

比您当年用扁担挑水省水多了!再说了,赵铁柱给您装的是北斗定位的节水系统,

每滴水都算着数呢。”维修间里的气氛渐渐缓和,赵铁柱忽然听见手机震动,

是秀芳发来的消息:“柱哥,我茶园的滴灌系统也出问题了,茶苗叶子发黄,

会不会是酸碱度传感器坏了?”午后的茶园里,秀芳蹲在茶苗旁,

指尖抚过发黄的叶片:“柱哥你看,滴灌带的水都是按你调的PH值6.5来的,

怎么茶苗还闹肚子?”赵铁柱取出土壤检测仪,

显示屏上的数值让他皱起眉头:“PH值7.2,偏碱性了。秀芳妹子,

你是不是把去年堆在墙角的草木灰冲进灌溉池了?

”秀芳一拍脑门:“上周看李大伯用草木灰给菜地杀虫,我想着茶苗也该补补钾,

谁知道……”她忽然指着滴灌带,“你看,里面都结了白色的垢,跟俺奶奶的茶壶似的。

”赵铁柱蹲下身,用扳手敲了敲滴灌带,白色结晶簌簌掉落:“这是盐碱沉积,

得给灌溉系统装个水质软化器。”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掏出个小药瓶,

“把这个柠檬酸冲剂倒进蓄水池,就像给机器喝可乐,能溶解水垢。

”秀芳看着赵铁柱熟练的动作,忽然想起小时候他帮自己修自行车的场景:“柱哥,

你说现在的机器怎么这么娇气?以前爷爷种地,靠天吃饭,反而没这么多毛病。

”赵铁柱擦了擦额头的汗,阳光透过茶树叶子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以前靠天,

现在靠科技,但科技得贴着土地走。就像你炒茶,机器炒得再快,

最后还得靠你尝一口才知道火候。”两人正说着,

张大爷的拖拉机“突突突”开上了茶园小路,车斗里装着半车河沙:“狗剩!

俺听李大伯说你给灌溉系统治病,顺便帮俺看看机井呗!俺怀疑井里有水鬼,

夜里总听见‘咕噜咕噜’响!”暮色漫进茶园时,赵铁柱终于给三个灌溉系统都治好了病。

李大伯的菜地重新焕发生机,秀芳的茶苗喝上了软化后的酸性水,

张大爷的机井里捞出了卡住的水泵叶轮——那是去年李大伯掉进去的铁锅盖子。“柱哥,

”秀芳递来刚摘的黄瓜,带点清甜的土腥味,“你说,要是把这些灌溉系统的故事拍成视频,

会不会成网红?”赵铁柱咬着黄瓜,看着远处李大伯正在用手机查看土壤湿度数据,

张大爷蹲在机井旁研究水泵结构图,忽然笑了:“肯定火,就叫《机器生病了怎么办》,

你当主播,我当嘉宾,李大伯当‘反面教材’。”秀芳笑得直不起腰,

忽然指着星空:“柱哥,你看,北斗卫星就在咱们头顶,跟咱们的灌溉系统一样,

都在看着这片土地。”赵铁柱望着星空,忽然想起大学实验室的星象图,

那些冰冷的卫星数据,此刻却化作了田间地头的滴滴清泉:“秀芳妹子,其实科技和土地,

就像北斗和庄稼,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但心是连在一起的。”深夜,

农机站的灯依然亮着,赵铁柱在给秀芳的灌溉系统编写自动识别草木灰的程序。

窗外的蛙鸣渐渐低下去,忽然听见“嗡嗡”声——秀芳的无人机来送夜宵,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出宫当晚被疯批皇帝后悔了
  •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免费阅读
  • 请别说爱我 宋微夏 薄以宸
  • 重回七零,打脸兼祧两房的老公:
  •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小说
  • 星辰未眠却爱你林悠然薄斯寒
  • 我欲乘风卿且去结局
  • 爱到最后是放手美文
  • 领证被爽约七次结局
  • 王建强陈娇娇免费阅读
  • 请别说爱我小说完整版
  • 出宫后被疯批君王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