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秘境初探秦岭的秋色比陈远想象中还要美。国庆假期的第三天,
、历史系的王明远、医学院的刘雨晴——踏入了这片被当地人称为"小华山"的未开发区域。
作为大三的学生,他们早就厌倦了人挤人的旅游景点,决定来一场"真正的探险"。"我说,
咱们是不是走得太深了?"刘雨晴擦了擦额头的汗,抬头看了看逐渐阴沉下来的天空,
"天气预报说下午可能有雨。""怕什么,"张昊拍了拍鼓鼓的背包,
"我带了帐篷和足够的水,就算迷路也能撑两天。再说,陈远不是号称'人肉GPS'吗?
"陈远笑了笑,掏出手机看了看:"信号时有时无,不过方向应该没错。再往前走一段,
据说有个天然形成的石桥,特别壮观。"王明远推了推眼镜,
兴奋地说:"这一带在隋唐时期是重要的军事通道,说不定能发现什么古迹呢!
"四人继续向前,山路越来越窄,周围的树木也越发茂密。下午三点左右,
天空突然暗了下来,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要下雨了,我们得找个地方躲一躲。
"陈远皱起眉头,环顾四周。就在这时,刘雨晴指着右前方喊道:"那里!好像有个山洞!
"确实,在一处陡峭的山壁上,隐约可见一个黑黢黢的洞口。四人匆忙向那里赶去,
刚跑到洞口,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呼——好险。"张昊喘着气,从背包里掏出手电筒,
照亮了洞内。山洞比想象中要深,洞壁上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往里走十几米后,
空间突然开阔,形成一个约三十平米的石室。"这...这是人工开凿的!
"王明远惊讶地抚摸着墙壁上规则的凿痕,"看这工艺,至少有上千年历史了!
"刘雨晴突然惊呼:"你们看地上!"手电筒的光线下,
地面上散落着一些陶罐碎片和已经碳化的木块。角落里甚至有一堆灰烬,
旁边放着几块显然是用来坐的石墩。"有人在这里生活过..."陈远蹲下身,
捡起一块陶片仔细观察,"但看起来已经很久没人来了。"洞外的雨越下越大,
雷声震耳欲聋。一道闪电劈下,照亮了整个山洞,刹那间,陈远似乎看到洞壁上有什么图案。
"等等,墙上好像有东西。"他举起手电筒照向墙壁,果然发现了一些模糊的刻画。
王明远凑近研究:"这是...星图?还有...这是某种文字?
不像是汉字..."四人正在研究墙上的神秘符号,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在洞口炸响,
整个山洞似乎都在摇晃。紧接着,一道刺眼的闪电直直劈在洞口处,
强光让所有人都暂时失明。"卧槽!"张昊惊叫一声跌坐在地。陈远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
眼前发黑,耳中嗡嗡作响。他努力保持清醒,但意识却越来越模糊,最终陷入了黑暗。
当陈远再次睁开眼睛时,洞外的雨已经停了,一缕阳光从洞口照射进来。
"大家...都没事吧?"他挣扎着坐起来,发现三个同伴也都陆续醒来,
看起来有些迷茫但并无大碍。"我头好痛..."刘雨晴揉着太阳穴,
"刚才那道闪电太可怕了。"张昊检查了一下背包:"电子设备全挂了,
手机、手电筒、充电宝,全都失灵了。""先出去再说,"陈远站起身,"雨停了,
我们得抓紧时间下山。"2 时空交错四人收拾好东西走出山洞,外面的世界似乎有些不同,
但疲惫的他们一时没有察觉。沿着记忆中的路线走了约莫一个小时,
他们发现自己彻底迷失了方向。"奇怪,
我记得这边应该有条小溪的..."陈远皱眉思索着。就在这时,
王明远突然指着前方:"有人!"不远处,
一个穿着粗布短衣、背着柴捆的中年男子正惊讶地看着他们。那人皮肤黝黑,满脸风霜,
活脱脱一个古装剧里的樵夫。"太好了!"张昊兴奋地挥手喊道,"大叔!
请问下山的路怎么走?"那樵夫看到四个奇装异服的年轻人向他跑来,脸色大变,转身就跑。
"等等!我们不是坏人!"陈远急忙追赶,其他三人也跟了上来。樵夫跑得飞快,
边跑边用浓重的方言喊着什么。四人追着他转过一个山坳,
突然停住了脚步——山下是一片开阔的谷地,几十顶帐篷整齐排列,旌旗招展,
数百名身着铠甲的士兵正在操练。"这...这是什么情况?"刘雨晴瞪大了眼睛。"拍戏?
"张昊不确定地说,"没看到摄影机啊..."就在这时,一队骑兵发现了他们,
为首的将领大喝一声,十几名士兵立刻向他们冲来。"不好!"王明远脸色突然变得惨白,
"这些铠甲...这些旗帜...这是隋末唐初的制式!我们...我们可能穿越了!
"陈远还没反应过来,那些士兵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明晃晃的刀枪直指四人。"尔等何人?
为何窥探我军营寨?"领头的将领厉声喝问。四人面面相觑,完全听不懂对方的话。
那将领见他们不答,一挥手:"拿下!押回大营审问!"士兵们一拥而上,
粗暴地将四人捆绑起来。陈远试图解释,但对方根本不理睬,推搡着他们向军营走去。
军营中央的大帐前,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将领正在查看地图。他面容俊朗,
眉宇间透着不凡的气度,身披精良铠甲,周围将领对他毕恭毕敬。"报!捉到四名奸细,
形迹可疑,衣着怪异!"押送陈远等人的士兵高声报告。年轻将领抬起头,
锐利的目光扫过四人:"带过来。"陈远被推到最前面,与那年轻将领四目相对。一瞬间,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猜测。"您是...秦王李世民?
"陈远用尽量标准的普通话试探着问道。帐中众将一片哗然,年轻将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随即恢复平静:"尔等究竟何人?为何识得本王?
"陈远心跳加速——他们真的穿越到了隋末唐初!面前这个年轻人,
正是后来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殿下,"陈远深吸一口气,决定赌一把,
"我们来自...很远的地方,对您绝无恶意。我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李世民眯起眼睛:"哦?如何证明?"就在这时,军营外突然传来喧哗声。
一名士兵慌张跑来:"报!斥候小队遇袭归来,多人重伤!"李世民立刻起身:"带我去看!
"他转向陈远等人,"暂且收押,待本王回来再审。""等等!"刘雨晴突然开口,
"我是...医者,可以帮忙救治伤员。"3 古营惊魂李世民略一思索,
点头道:"带这女子一同前往。其余三人严加看管!"刘雨晴被带走了,
陈远、张昊和王明远被关在一个有士兵把守的帐篷里。"我们真的穿越了?
"张昊还是不敢相信,"这太荒谬了!"王明远却异常兴奋:"绝对是!
那个樵夫的衣服、那些士兵的铠甲武器,还有营帐的布局,完全符合隋末唐初的特征!
李世民这时候应该在为父亲李渊打天下!"陈远努力保持冷静:"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怎么活下去?在古代,像我们这样来历不明的人,很可能会被当作奸细处死。
""刘雨晴有机会展示她的医术,"王明远分析道,"古代医学落后,
她的现代医学知识应该能派上用场。""我可以帮忙改进武器,"张昊说,"我是物理系的,
对机械原理很了解。"陈远点点头:"我是学管理的,但辅修过历史,对这段时期比较熟悉。
我们得想办法赢得李世民的信任..."两个时辰后,刘雨晴被带了回来,
脸色苍白但眼中闪着光。"太可怕了..."她低声说,"那些伤员...箭伤、刀伤,
没有任何消毒措施,直接用烧红的铁烙伤口...我教他们用沸水煮过的布条包扎,
还用了些随身带的抗生素...""他们相信你了?"陈远急切地问。
刘雨晴点点头:"有个将军伤势很重,高烧不退,我给他用了退烧药和抗生素,
很快就好转了。李世民...他很惊讶,说明天要再问我们话。"第二天清晨,
四人被带到中军大帐。李世民端坐在上,旁边站着几位将领,
其中一位腹部包扎着绷带的中年将领正感激地看着刘雨晴。"尔等昨日所言不虚,
"李世民开门见山,"这位姑娘的医术确实神奇。现在,告诉本王你们的真实来历。
"陈远上前一步:"殿下,我们来自一千多年后的未来世界。因为一场意外,
穿越时空来到这个时代。我们可以证明。""荒谬!"一位年长将领喝道,"殿下,
此等妖言惑众之辈,当立即处斩!"李世民抬手制止,饶有兴趣地问:"如何证明?
"张昊从口袋里掏出几样东西:一个打火机、一把多功能军刀、一块电子表。
他演示了打火机的使用,又用军刀轻松削断了一根木棍。众将看得目瞪口呆。
李世民接过电子表,仔细端详:"此物...显示的是时辰?为何如此精确?
""这是计时工具,"张昊解释,"利用...呃...机械原理制造。
"王明远则开始讲述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殿下,明年六月,
您将在浅水原大败薛仁杲;后年,您会击败刘武周...大业十四年,
隋炀帝将在江都被弑..."李世民脸色骤变:"住口!"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
"这些事,尔等如何知晓?"陈远知道他们触动了敏感神经,急忙解释:"殿下,在未来,
这些是已经发生的历史。我们对您绝无恶意,反而希望能为您效力。"李世民沉思良久,
终于开口:"本王姑且信尔等三分。但若发现尔等有半点不轨..."他没有说完,
但意思很明显。就这样,四人暂时获得了有限的自由,被安排在军营边缘的一个小帐篷里,
有士兵"保护"——实则是监视。4 智破敌谋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各自施展所长。
刘雨晴协助军医救治伤员,传授简单的消毒和包扎技术;张昊帮助工匠改进弓弩,
设计了更省力的绞盘装置;王明远凭借历史知识,
为李世民分析各方势力情况;陈远则利用管理知识,帮助整顿军营的后勤系统。
一周后的傍晚,李世民突然召见陈远。"陈远,"李世民已经直呼其名,
"本王观察尔等多日,确有非凡之处。今有一事相询。""殿下请讲。
"李世民展开一幅地图:"据探马报,王世充派大将单雄信率五千精兵,
意图偷袭我军粮草要地。若粮草有失,我军将陷入危境。尔等可有良策?
"陈远仔细查看地图,这是一幅相当粗糙的古代军事地图,只有大致的地形和路线标记。
"殿下,我需要更详细的地形信息。"陈远说。李世民皱眉:"此乃最精细之图矣。
"陈远灵机一动:"请给我一天时间,我能绘制更精确的地图。"回到帐篷后,
陈远召集同伴商量。
量法绘制精确地图;王明远记得这场战役的历史记载;刘雨晴则建议在关键位置设置医疗点。
四人彻夜未眠,陈远根据记忆和张昊的计算,绘制了一幅详细的地形图,
标出了可能的伏击点和行军路线。第二天一早,他将地图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如此精确的地图,大为震惊:"此图...竟能将山川河流描绘得如此细致!
""殿下,"陈远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峡谷,"单雄信的军队必走此路。若在此设伏,
可一举歼灭。"李世民召集众将商议,最终采纳了陈远的建议。三日后,
唐军果然在预定地点大败敌军,俘获单雄信。战后庆功宴上,
李世民亲自为陈远斟酒:"陈先生真乃神人也!此战之功,尔当居首!
"陈远谦虚道:"全赖殿下英明决策,将士用命。"就在气氛融洽之际,
一名侍卫突然冲进大帐:"报!有刺客!"刹那间,一支利箭破空而来,直取李世民咽喉!
陈远不假思索,猛地扑上前去,箭矢深深扎入他的肩膀。帐中大乱,侍卫们迅速制服了刺客。
李世民扶住受伤的陈远,罕见地流露出关切之情:"陈先生!医官!快传医官!
"刘雨晴闻讯赶来,为陈远处理伤口。当她取出箭矢时,鲜血喷涌而出。"需要缝合,
"她冷静地说,"但伤口可能感染,
我需要抗生素..."李世民看着刘雨晴熟练地清创缝合,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
当处理完毕,陈远因失血和疼痛而昏睡过去后,李世民对刘雨晴说:"尔等所用医术,
本王闻所未闻。那些奇药...从何而来?"刘雨晴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殿下,
这些药物在未来很常见。我们能治疗许多现在无法治愈的疾病。"李世民沉默良久,
终于说道:"待陈先生伤愈,本王有要事相商。"十天后,陈远的伤势好转。
李世民再次召见他们四人,这次是在一个私密的小帐中,只有几名心腹将领在场。"陈远,
"李世民神情严肃,"本王思虑再三,决定正式接纳尔等入幕。尔等可愿为本王效力?
"陈远与同伴交换眼神,然后郑重行礼:"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好!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即日起,陈远为本王行军参谋,王明远为记室参军,张昊为匠作监,
刘雨晴为军医总监。尔等需严守秘密,不得泄露来历。"四人齐声应诺。就这样,
他们正式成为了李世民的幕僚,开始了在隋末乱世的传奇生涯。当晚,
陈远站在军营外的小山坡上,望着满天繁星。王明远走到他身边:"想家了?
"陈远点点头:"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去...""既来之,则安之。"王明远拍拍他的肩膀,
"想想看,我们正在参与创造历史!"陈远露出微笑:"是啊,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远处,军营的灯火如星辰般闪烁。在这隋末乱世,
四个来自未来的年轻人,
即将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5 医者仁心陈远肩上的伤愈合得比预期快得多。
刘雨晴每天为他换药时,都会引来一群军医围观。那些留着长须的老医者瞪大眼睛,
看着她用酒精消毒伤口,然后敷上抗生素药膏,最后用煮沸过的细麻布包扎。"姑娘此术,
真乃神仙手段啊!"年过六旬的军医首领孙思邈赞叹道,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触碰药瓶,
"这药粉能驱除邪毒,不知是何方仙草所制?"刘雨晴不动声色地收起药瓶:"孙先生,
这只是...家传秘方。"她暗自庆幸这个时代还没有专利概念。帐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李世民带着几名将领大步走来。陈远连忙起身行礼,却被李世民按住肩膀:"陈卿有伤在身,
不必多礼。"一个月来,陈远已经习惯了李世民这种亲近的称呼。
"卿"这个字眼从秦王口中说出,代表着一种难得的信任。"殿下,
单雄信归降一事进展如何?"陈远问道。上次伏击战后,那位勇猛善战的敌将被生擒,
李世民爱其才,一直试图招降。李世民摇头叹息:"那厮顽固不化,宁死不屈。
本王不忍杀之,却也无计可施。"陈远若有所思。历史上单雄信确实一度拒绝投降,
后来才归顺。他忽然想起一个细节:"殿下,听闻单雄信极为孝顺?""确有此事。
"旁边一位年轻将领插话道。此人豹头环眼,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尉迟恭,
"他老母现居洛阳城外。"陈远眼前一亮:"殿下何不派人接其母至军中?以孝动之,
或可奏效。"李世民抚掌大笑:"妙计!陈卿果然深谙人心。"当即下令派人前往洛阳。
待李世民离去后,尉迟恭却留了下来,黝黑的脸上竟浮现一丝红晕:"刘...刘医官,
末将营中有几名士卒伤口化脓,能否请姑娘前去诊治?"刘雨晴爽快地答应,
收拾药箱随他而去。陈远注意到尉迟恭看她的眼神有些不同,
心里暗笑这位历史上的猛将怕是动了凡心。待众人散去,陈远走出营帐活动筋骨。
五月的阳光洒在校场上,张昊正指导工匠们改良一种连发弩。"看好了,
这个绞盘装置可以让你连续射出三支箭而不需要重新上弦!"张昊兴奋地演示着,
工匠们发出阵阵惊叹。王明远则坐在一旁,正为几名书记官讲解一种新的记录方法。
"这叫表格法,可以把数据整理得清清楚楚..."陈远微笑看着这一切。短短一个月,
他们四人已经在这唐朝军营中找到了各自的位置。现代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里成了无价之宝。
"陈参谋。"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远转身,
看见一位身着文士长袍的中年男子正向他拱手。"房先生。"陈远连忙还礼。
来人是李世民的重要谋士房玄龄,历史上著名的贞观贤相。
房玄龄目光深邃:"听闻陈参谋精通算术,在下有一题请教。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陈远立刻认出这是著名的"孙子算经"中的问题。他略一思索便答道:"二十三。
"房玄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陈参谋果然不凡。不知师承何处?
""这..."陈远一时语塞。他们编造的来历经不起推敲,每次有人问及出身,
都只能含糊其辞。正当尴尬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沉默。一名斥候飞驰入营,
高声喊道:"紧急军情!王世充亲率大军来袭,距此已不足百里!"军营立刻沸腾起来。
李世民迅速召集众将议事,陈远作为新晋参谋也得以列席。大帐内,
李世民指着粗糙的地图:"探马报,王世充率三万兵马,号称五万,正向新安进发。
诸位有何良策?"老将屈突通主张坚守:"我军仅万余,当据城而守,待敌粮尽自退。
"年轻气盛的程咬金却嚷嚷着要主动出击:"王世充那厮欺人太甚,末将愿为先锋,
取他首级!"众人争论不休,李世民的目光却落在沉默的陈远身上:"陈卿可有高见?
"陈远心跳加速。历史上这场战役李世民确实以少胜多,但具体策略他并不清楚。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依靠军事常识。"殿下,敌众我寡,不可力敌,当以智取。
"他指向地图上一处山谷,"此处地势险要,可设伏兵。先以小股部队诱敌深入,
再断其归路..."房玄龄补充道:"王世充骄横,必轻敌冒进。"李世民眼中精光闪烁,
当即采纳了陈远的建议,详细部署了作战计划。会议结束后,他单独留下陈远。"陈卿,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此战若胜,本王记你首功。"陈远躬身:"臣不敢居功,
唯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犬马之劳?"李世民忽然笑了,"以卿之才,岂止于此。
本王有意让你总领一营新兵,专习奇技,卿意如何?"陈远心中一震。